那个刘镇长殷勤问道,“你这是打算坐客车回去?哎呀这么巧,我这正要赶车出差呢,正好我也到了,你这还带着个孩子呢,叫小赵送你们回去吧。”
说着从车上拎起行李,转头又交代小赵,“我自己进站,你不用进去了,你正好顺路送江满同志回去。”
江满一时还有些不习惯,这位也太热心了,想想反正小赵要开车回镇上,也没必要客气,就抱着畅畅上了车。
刘镇长帮她关好车门,又嘱咐司机“江满同志忙的可都是重要事情,这两天我出差,你干脆就留在她那边,江满同志用车也好方便。”
转头又跟江满说,“我听说姚志华同志的父亲病了?姚志华同志是不是也回来了?瞅空我们正打算去探望一下呢。
非常时期,你要用车就招呼一声。”
“姚志华也回来了,在医院呢。”
江满稍稍一想,姚老头突然病,就是镇政府的车给及时送进医院的,人家知道也就不奇怪了,鉴于他们两口子的“身份”
,刘镇长说去探望也不奇怪。
当下便客气地道了谢,看着刘镇长拎着行李进站,小赵掉头往回镇的路开去。
“你们刘镇长挺热心啊,辛苦你送我们回去,我带个孩子可就方便多了。”
江满坐在后排座,笑着开了个头。
“那是,那也得看对谁。”
小赵笑嘻嘻道,“今天是你来了,别说巧了遇上,他就是耽误自己的事也愿意。
江满同志你猜,刘镇长这次出差干啥去了?”
江满心说,这位小赵师傅也挺热情啊,她猜不着。
“他去参加什么招商经验交流总结会。”
小赵自顾自说了下去,“我们镇啥经验啊,我们镇有出口创汇企业呗,就是你们的姚家村出口商贸公司,不然刘镇长他一个镇长,还真不一定有资格参加这个会。
你们村那个村长姚大军,现在来镇上开个会,说话都比旁人牛气。
老村长更是,有时候说话比镇长都好使。”
江满这个貌似听说了……也是老队长大半辈子的人品威望。
“你们公司两年下来,比如那个肖老四家吧,加工收入加上分红,再加上肖四婶的工资,都万元户了,大瓦房都盖起来了,我听说他家两个儿子,大的也才十七八岁吧,说媒的都要挤破门框了。”
江满这个貌似也听说了……
“你们村一带动,旁边几个村子现在也跟着忙致富了,有的帮姚家村做粗加工,剪玉米皮、剪高粱秆什么的,后头小旺村也开始做柳编了,虽然没出口,可人家也开始挣钱了。
刘家村现在也准备办面粉厂,看见人家火起来,都不甘心闲着了。”
“您这次回来看看,大冬天村里闲人懒汉都没有了,这形势,谁还不忙着挣钱啊。”
小赵一边开车,一边回头冲江满笑得灿烂,“江满同志,真不是我奉承你,谁不知道公司是你办起来的,现在谁要是敢在姚家村说你一个不字,老百姓都能骂死他。”
江满这个貌似,吹得有点过了吧……
然而跟日本的出口合同,的确在她手上是不错,肖秀玲这个最大股东啥事不管,她也就握着公司一大半的股份,可以说路子既然打开了,就算跟松原合作终止,她也照样找到别的合作方。
同样,只要保证供货,保证质量,她也完全可以不靠姚家村,随便找哪个村子都可以加工出口。
而老队长很清楚这一点,他担着个公司经理的头衔,每每都认真对别人说,江满非让我干的,她给咱姚家村造福,我这把老骨头也就豁出去干……
结果这么一来二去,姚家村包括周边村子,简直要对江满开始一轮造神运动了。
老百姓表达好感的方式,就是如此简单直白,容不得别人说她半点不好。
老队长不是嘴碎的人,电话里也几乎没提过老姚家的事情。
不过可想而知,姚老太一肚子对江满愤恨不满,却生活在这样的“舆论环境”
里,也是够憋屈的了。
已改已改已改新新电脑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