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城外乱作一团、四散奔逃的众敌军,再目睹了眼前众朝鲜降军“弃暗投明”
的这一幕,站在大同门城头上的不少明军将领禁不住尽皆哈哈大笑,更有几个年轻的明将不禁开始跃跃欲试,准备主动请缨去追杀已成惊弓之鸟的逃散之敌。
“收拢好降卒,关闭四面城门,立刻清查城内的残敌,不能留一个隐患在城中。”
李如松严肃的声音忽然响起,众将只看得到其背影,也不知李如松望着城外,在想些什么,只是均一拱手,领命道:“诺!”
而后,李如松又转过身来,朝着身边几个提督府的幕僚文官吩咐道:“另外,即刻于城中张贴安民告示,安抚民心,但对于和倭军狼狈为奸者,一律严惩不待!”
忽然,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李如松沉吟了片刻,又向着在场的大小各级明军将官补充了一句:“明日卯时,各军主要将领依旧来我大帐点卯。
辰时,除李如柏所部负责守城外,其余各军一律于在平壤城校场集结。
此战中俘虏的敌军士卒,无论倭军还是朝鲜士卒,届时也一并全部押至平壤城校场候命。”
说完,李如松一挥帅袍,就准备直接下城回营去了。
不少还想趁此机会出城追歼残敌的明将不禁一头雾水,明日集结大军在校场,估计是要当着全军将士,统一处理那些俘虏和降卒,这个大家多少都看得明白。
但是,对追击残敌一事,李大帅为何只字未提……?
怎么,难道真放小西行长这么逃之夭夭了吗?如今我大明铁骑出城追击的话,半日之内就可全歼这伙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倭军,提回小西行长的首级。
见众将多有不解,李如柏看了看李如松的脸色,然后向大家说明道:“兵法云,‘穷寇莫追’。
我军此时追击,道路不熟、天色昏暗,恐有闪失。
诸位安心,不出两日,自有人将小西行长的首级送回平壤来。”
经李如柏这么一说,众将倒不再那么跃跃欲试地准备抢着出城追击了,但一个个更加好奇起来。
怎么,不出城追击,也会有人送回小西行长的首级?这怎么可能?难道……有人提前得了将令,已经提前出城去埋伏了?环顾一下左右,不对啊,几乎全部将领此时都在这里啊……
“其实,”
李如柏面对众将怀疑的眼光,开了个话头,注意到已经自顾自下城而去的李如松脸上并没有什么异常,这才徐徐道来:“其实,当初从义州出发之前,家兄就已经和朝鲜的柳成龙柳大人商议好:我军攻城,而朝鲜另外安排一支伏兵,埋伏在平壤城通往凤山的必经之路上。
明日,待小西行长终于如释重负、认为我军已不会再行追击之时,就是伏兵四起、取他首级之日了!”
……
听完李如柏的讲述,众将这才恍然大悟!
包括站在众人最外侧的唐卫轩,此时也回忆起,那日在义州城的东征提督府第一次见到李如松之时,李如松当时似乎就是因为和朝鲜的这位名为柳成龙的官员会谈,才姗姗来迟主持军议的。
原来李如松早就安排好了伏兵,甚至是在大军尚未动身之际,就连攻取平壤后伏击敌军残敌的兵马都预先设下了……
谋定而后动,纵使没有读过太多的兵书,唐卫轩也深深地明白这个兵家的至理名言。
看来,此人还真的是不逊其父的一代将才!
难怪当今圣上屡屡委以重任。
回想这短短几日来李如松的用兵之法,先是示弱于敌,拿牡丹峰小试牛刀;而后立刻亮出杀手锏,正面以大炮强攻,侧面则以朝鲜官军装束发动奇袭,以正合,以奇胜,半日之间,一举破城!
再加上袭破牡丹峰后调上大炮,直接轰破倭军火药库,彻底斩断敌军固守之念,再放困兽犹斗的敌军东逃,并轰放大炮、佯作追击,把惊弓之鸟的残敌赶向早已编织好的埋伏圈……甚至连偶然相遇的休静师徒所率领的几千僧兵,也是既用其利,也防其害,一切做得不动声色、四平八稳,简直滴水不漏。
此次平壤之战,李如松指挥得的确精彩!
望着那个已经翻身上马、即将消失在黑夜中的街道中消失的宽阔背影,唐卫轩默默在心中行了一个军礼。
从今往后,即便对李如松的命令依然一时不解,也绝没有理由不去严格执行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