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作揖回礼,同时摇头道:“以臣的了解,您断然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看着不说话的朱高煦,朱允炆有些不喜的再次提醒。
显然,他对于武英殿理政人数增加而感到十分不满,尤其是这次增加的人还是秦晋燕三王的嫡长子。
朱高煦侧身为他们让开了道,朱高炽也不忘开窗对朱高煦二次交代:“老二,明日我入宫再和你寒暄。”
“高燧!
快上车,咱们回府,明日再找你二哥。”
不过,朱高煦走出左顺门的时候,文华殿门口却门可罗雀,显然此刻朱允炆并未在这里理政。
那文官四旬有余,面白长须,五官大气且精致,身上书生气很重,因此朱高煦都不用看他的穿着,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不得不说,对于朱高煦个人来说,明初的气温相较后世,简直不要太舒服。
“大哥,老三。”
“煦弟慢走,我送你。”
朱允炆为朱高煦带路,黄子澄也随后跟上。
同样的农历七月中旬,按照前世来说,南京气温就算没有三十度,恐怕也能有个二十七八。
“高煦不肯说,我也不能逼他,但只要调查一下他今日做了什么,恐怕事情很容易就能查出。”
“如此一来,亲王手中兵权遭遇削弱,即便想要谋逆也有心无力。”
“我知道”
朱允炆打断了黄子澄的话:“但是我更想知道,我那三叔做了什么事情,居然能让爷爷口谕传他们三个入武英殿理政!”
“况且,以燕二子的《削藩论》来看,若是能成功将诸藩护卫削给诸郡王,那也更容易日后削藩。”
见朱允炆点头,黄子澄进而发挥:
“你说爷爷为什么会下这样的旨意?这不是明摆着把我们三往火坑里推嘛。”
“殿下,眼下看来,燕二子反倒与我们更亲近,更没有威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