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宏之在愤怒之余,也知道这场战役背后的曲折。
他明白,南兴的失败是必然的。
正在思考是不是得加重南兴这颗棋子的分量。
南兴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退回了镇北府。
然而,他并未得到应有的待遇,反而被杨焕华以损兵折将为由打入大牢。
杨焕华更是上奏京都,意图将南兴彻底废掉,让南国重归正轨。
在南兴身陷囹圄的同时,京都的朝堂上也是风起云涌。
杨、孟、王三家势力坚决主张按律处置南兴,认为他擅自行动、损兵折将,罪不可赦。
然而,吏部周家却站出来力挺南兴。
他们认为南兴俘获景泰城主并押解回京是有功之举,虽然最后兵败,但也是因为兵力不足而非指挥失误。
因此,他们建议提拔南兴并给予更多部队,让他继续执行寻找李勇浩的任务。
户部李家与工部陈家在这场争论中选择了保持沉默。
他们或许在等待时机,或许在观望风向,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任何一方。
就在朝堂上不利于南兴之际,一些监察御史以及六部底下的部司、国子监等官员却站出来支持了周家。
这些平日里唯唯诺诺的末官小吏竟然也敢于明确表态,这让几位尚书都感到疑惑不已。
难道南兴在京都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傍上了某个势力?而这些小吏又都是谁的人呢?
相国杨天站起身来,沉稳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南兴此次行动,虽有功绩,但过错亦不可忽视,两者相抵,臣认为可不予赏罚。
然而,目前我们面临的局势却异常严峻。”
他顿了一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镇东府已经调集了五十万大军,正与北武国对峙,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威胁。
而京都的中央四军,仅剩玄甲军一支驻守。
南北大营的二十万大军,作为拱卫宇州的基石,绝不可轻易调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为南兴提供多余的兵力支持。”
杨天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更何况,国库的财力也已捉襟见肘,无法再支撑更多的军费开支。
因此,臣认为南兴领兵继续执行寻找奔虎军的任务,宜从长计议。
我们需要在稳定当前局势的前提下,再考虑如何处置。”
他的话语落下,朝堂上一片沉寂。
在这关键的时刻,户部李元浩挺身而出,坚定地表示:“微臣执掌户部,深知当前财政紧张,但支持南兴的任务,户部仍可以尽力而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