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谨遵圣谕。”
诸臣拜下。
“李养德。”
“臣在。”
“着令工部抽调精干,配合陕西修建水利,以备水旱。
今天选定,明早出发,但有推诿,革职查办,选人不淑,革职。”
李养德暗暗叫苦,不敢抗命,只得推出一個人来顶锅。
“臣请调九河总督李从心赴陕西总督治水事。”
“李从心何在?”
朱由检问道。
“正于淮扬巡查运河。”
“召回,加东阁大学士,擢选善水利者,组都水监,总揽全国治水事,待都水监成,工部水利相关业务皆交由都水监办理。”
这……李养德惊呆了。
锅甩出去了,却砸出个大佬来?早知道我自己上了啊!
();() 在场的阉党余孽们却精神一振。
李从心是阉党。
这说明什么?
说明皇帝真的把阉党定性为十二人集团,其他人可以放心了。
施凤来不开心。
办公室太小怎么办?
有人来,就有人走。
谁走?
反正施凤来不想走。
“陛下,大臣入阁,应经廷推。”
施凤来说法。
“廷推非制,即日起,朕独裁之。”
朱由检很霸道,根本不给别人反驳的机会。
都说明末有资本主义萌芽,狗屁!
就大臣推选的内阁,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凭什么往资本主义国家演化?
施凤来悻悻回列,刘宇亮跳了出来,奏请起复赵南星。
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检恍惚了片刻。
结党私营由来已久,但是让明末党争真正浮出水面的,就是赵南星,而此事的源头为癸巳京察。
万历二十一年考核京官,吏部尚书孙龙与考功郎中赵南星等秉公考察,当时大佬们的小弟多被罢黜。
首辅王锡爵等阁臣俱恨,遂报复,孙龙被迫致仕,赵南星被斥为民,高攀龙为此远谪,次年吏部郎中顾宪成因推孙龙等任阁臣,被革职。
顾宪成回乡建东林书院,东林党正式成立,随之而来的,便是党争加剧。
天启二年,赵南星复出,次年主持京察,当场就干掉了齐党浙党的两位老大,随后就任吏部尚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