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殿内,朝会正在举行,赵祯依旧未到,众人已然习以为常。
御阶之上,一个架子挂着一幅地图,赵立庆指着河套的位置,说道:“一万多将士的伤亡,岂能仅换来那少许盐产?诸位都来说说,如何才能将此地利用好。”
欧阳修出列,进言:“殿下,百姓们愿前往燕云,乃是因其安稳。
在此等地修建几座大城,便能稳定人心。”
“嗯,此乃良策,如今有水泥,修城亦非难事,那究竟要修建哪些地方?”
众官员纷纷各抒己见,最终确定修建银州、夏州、盐州和西平府这四个地方。
“商议完西北之事,再来谈谈让我们备受困扰的这条母亲河。
前年改道,淹没众多地方,诸位可有良策?”
赵立庆指着黄河,向众官员发问。
“殿下,用水泥修筑一条河堤,必能保汴京万年安稳。”
“你想得未免过于美好,堵不如疏。
趁着黄河当下分成两条河道,将原先的故道挖深,再有大水来,三条道一同泄水,定然不会再出现水淹汴京之景。”
“殿下,臣认为方才两位大人所言可一并施行,如此更能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各出法子,赵立庆始终未发一言,只是静静聆听。
最后,文彦博出来总结发言:“殿下,如今的河堤已高于汴京城,将故道挖深实乃最佳之法,如此也更节省民力。”
时机已至,赵立庆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说道:“文相所言极是,朝廷不可滥用民力。
这两年朝廷的日子稍好,有些许结余。
我认为,在西北修城与治理黄河这两件事,就不再征发徭役了,改为雇工,为参与的百姓提供粮食、发放工钱,诸位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