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讨论为什么逃不开原生家庭(第1页)

》》》案例分析

公司有个姑娘,一直很温柔,所以当得知她母亲是个非常强势且情绪激烈的人时,我们都很惊讶。

“我从小就一直被妈妈摧残。”

她跟我们说。

“有一次,我妈边做饭边骂我,我顶撞了一句,她转头就把菜刀甩了过来。

菜刀离我的耳朵大概只有3厘米,我甚至能感受到菜刀飞过去的风。”

“那时我就想,一定要做个和她不一样的人”

不过,在一次和男友的争执后,她却发觉自己并不是一名反抗父母的成功人士。

虽然她可以对陌生的人很温柔,可是和亲密的人发脾气时同样会情绪激烈的砸桌子、扔手机——和她母亲似乎并无不同。

她也发现,不论“强势”

或“温柔”

,在本质上她和母亲没有任何区别——她们都不懂,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相信很多人和她一样,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伤害,并希望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可不论怎么反抗,这些影响似乎都无法完全摆脱——太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人格特质、做事方式、甚至交朋友的标准,可能都残存着父母的影子。

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父母可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我们根本意识不到”

的影响?我们有没有可能超越他们的影响?

》》》父母影响的根本来源:依恋模式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婴儿,生活在遥远的远古时期,身边时刻隐藏这种种致命危险。

这时,如果你想保证自己安全的活下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是抱紧爸妈,寸步不离。

这样,你就会因为有人保护而成功活下来,从而获得安全感。

也许你之后不再需要父母的保护,但你依然会不断寻找这种“安全感”

于是,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人体形成了一套依恋行为系统。

这套系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一生。

婴儿往往会形成和父母一样的依恋类型,而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和我们之后一生的依恋行为有着很大关联。

这种“代际遗传性”

,造就了你和父母无法避免的相似性。

》》》“依恋”

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

那么,依恋模式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人格特质的?

ainsworth在bowly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工作模型”

:个体在依恋模式的影响下,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组织或取舍。

我们会在自身依恋模式的影响下,去预测别人的反应,从而决定自己要怎么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