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按照这个更新速度,只需要二十天就可以凑够宦海一册的内容。
所以这种更新速度其实比月报上面连载的作者出镜还要频繁一些,再加上内容要多得多竟然奇妙地有点像出月报,只不过这份报纸只有宦海一本。
也就是这个原因,让宦海一定程度上和苏州城本土大报纸出身的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这种情况下,读者被迅速引爆。
即使没有了报纸这个可以依托的平台,直接出的宦海更像是裸身上阵,但是本身足够坚实的质量让这个弱点变得没有那么具有决定性。
还是那句话,有趣的受人喜欢,只要他们不是毫无站在台前的机会。
借由铺的推广,东华社在各大报纸上的广告,以及起来最无力,实际上最有力的口碑效应。
宦海这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成为了苏州圈子里的重磅炸弹,他的成绩,又他原本所在的平台,足够让身居大平台却始终没什么成绩的作者羞愧了。
作者们也就算了,最多感慨又是一个大魔王的诞生。
编辑们则不同,他们疯狂地打听这个乔琏是谁,他们知道,一个县城里的小报馆是留不住这样的作者的。
他的下一站在哪里没人知道,但编辑们都希望是自己的碗里。
朱敏啧啧了几声,坏笑着问许文华“咱们宋大编辑紧张不紧张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现在恐怕不那么确定了。”
如果是海上归来记时的乔琏,宋文静肯定不会有多大的紧迫感。
就凭他早早慧眼识珠,以及非常有诚意的态度,加上身后三吴报馆的招牌,他并不认为乔琏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
但现在不同了,挖墙脚的多了,难保其中没有同样细心关心作者,也是大报馆编辑的小碧池。
朱敏这时候是真的确定自己没希望争取到这个作者了,反而无欲无求,可以尽情调侃。
说完了总免不了道“真要是文静兄拿下了这位乔琏先生,他肯定偏这位啊。
想想,人家能每日连载半回,换成是你,一个月能有三回文字就算是烧高香了”
编辑都喜欢天才没错。
当作者门槛很低,却也不是真的有一颗决心,会写字就可以的。
最终能红,能赚钱的作者都是天才,只不过有的人天赋一开始就显露,有的人需要沉淀、打磨一段时间才能焕发出光彩。
但是,编辑们也很欣赏勤奋的人。
特别是当他们无法忍受手里一些没有生存压力之后就不好好写的作者之后,对勤奋的作者好感到达了顶峰这里必须划重点。
许文华就是那个让宋文静每到死线之前睡不成,必须彻夜守着他写稿的人。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羡慕一些编辑拥有十分自觉的作者。
不过大家羡慕的都是自己缺少的东西,许文华是更新少,是喜欢惹事,但是大家还是想拥有一只许文华。
无他,有这种作者在手,资源、薪金、升职,全都会有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