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的字是最简单的,就如当初自己的夫子教他的一样,本可以组好叫他背,继而考教的时候直接说答案,但少秦说,只有在最初的时候自己懂,自己想,学识才会推陈出新。
有小小的孩子站出来道:“春花。”
语气稚嫩看着才七岁。
赵瑾砚点头,“很好,坐。”
有人跟着道:“春草。”
这么一说好像很简单,孩子们纷纷动起了脑子,有孩子开口:“春牛。”
一时间哄堂大笑。
外头的村民也笑了。
赵瑾砚再次提醒,“春,破土而出之意,萌芽之意,故,牲口不会萌芽,不对。”
“春芽。”
孩子改口,赵瑾砚点头。
“先生,我记得有个词叫春雨。”
赵瑾砚点头:“这便是要说的第二个意思,春,节气,季节,凡跟节气,季节有关组词,又是另一种意思,既然你开口,那便放宽词量,与节气,季节有关也过。”
“春节。”
“春天。”
“春季。”
“……”
孩子又坐下好几个,直到全部坐下。
赵瑾砚道:“很好,看的出来,这里面没有蠢笨的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