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陈嫣之前没有上马这个产业的原因之一。
不过说是困难,也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
陈嫣对于毛纺织的古代手工阶段工艺多少知道一点儿,虽然她曾经也没有真的自己动手做过,但看相关视频了解过啊。
事实上,有这点儿了解也够了。
她有钱有人手的,指出一个方向自然有人帮她探索。
这就像是玩地图游戏,人手足够多的话,一条一条试错都能够打通关,只不过就是费事儿一点而已。
这次她回到长安很快开启了毛纺织产业,之所以这么快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
首先,是研究所那边的技术成熟了,可以投入使用了。
这个时候再不行动,这项工艺难道要放着生灰?
然后,大汉对匈奴的战争节节胜利,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对北方战争的情况越来越好,北方土地现在很多都处于大汉实际控制了。
这种情况下,北方畜牧业就有了空间。
毛纺织业建立的基础也在这里了。
最后,也是因为‘协助官方’吧…北方那么多土地,嗯,还有不少游牧民族人口充实进了大汉。
很多人觉得这些价值不大,打匈奴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北方,使得匈奴没有一个广阔、稳定的根基,从而保证大汉本土的安全。
然而对于对匈作战的其他获利,大家是没有这个想法的。
这些年在陈嫣的‘启发’,以及前线将领的‘自发自觉’之下,大家开发了一些赚钱的门道。
但是这些门道,怎么说呢,要么不太好拿上台面,要么就是体量上不值一提,只能算是战争这种‘烧钱游戏’上的一点儿小收入,聊胜于无。
陈嫣之前在北方也发展过产业,甚至涉足过比较原始的毛纺织,但当时的情况始终不能和如今相比。
这也是因为当时的北方局势摆在那里,不够陈嫣辗转腾挪的。
现在情况不一样,自然是另一种发展方式。
毛纺织的技术高度成熟,对于怎么经营北方牧场陈嫣也心有成算。
在这样的基础上铺开纺织业,这意味着会有很多人跟随陈嫣的脚步去北方发财!
就像是男方的甘蔗种植园、遍布青州徐州的棉花种植园一样,大家看陈嫣的行动,很快意识到在北方圈地搞牧场是很有搞头的。
不知道这个事情是怎么个章程不要紧,反正紧跟不夜翁主的脚步就可以了。
这也算是陈嫣这么些年来积累下来的‘信誉’,不然换做另外一个人是没办法掀起这样的动静的。
毕竟谁的家财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可能这样随意,至少要知道更多的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决策吧。
只能说这些年来陈嫣不断地成功,再加上从不坑人的优良记录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
而有这样一批人跟风去北方投资,北方很快就会纳入大汉的管辖。
这种管辖可不仅仅是名义上的,或者仅限于军事重镇,而是和内地一样的管辖!
这就像是南方地区一样,在没有甘蔗种植园之前这里的开发也很浅,朝廷官府的力量也很少深入。
对于很多中原人来说,南方甚至不属于大汉,那里充满了瘴气,是他们一辈子都不会踏足的地方!
<div>
<div>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