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90章 仁官不仁民(第5页)

朱高煦对文官的态度,与老朱不谋而合,这才是他少有被驳回奏疏的原因。

朱高煦看了一眼朱高炽正在处理的奏疏,果然也是同样的内容。

不过朱元璋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谁都要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平身吧!”

以今年的金银价来兑换,差不多是五两左右的黄金,是正常南京百姓三倍的年俸。

“铛——”

“这……”

听朱高煦这么说,朱高炽不免看了一眼朱元璋,而后担心道:“这会不会太过兴师动众。”

朱允炆不用多说,理政两年有余的他,早就习惯了武英殿内的氛围,而朱高煦前世更是当了七八年的社畜,自然不会被影响。

此前朱元璋便夸奖过他,当时朱允炆还有些嫉妒,但眼下三府嫡长入了武英殿,朱允炆反倒是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朱高煦嘴角挂起一抹笑,昨夜他想了个明白,相比较自己一个郡王,自家大哥那三位三府嫡长恐怕才是朱允炆需要警惕的人,尤其是晋世子朱济熺。

幸亏朱高炽这人度量大,不停挽留夏原吉,要不然宣德前五年的财政早就被朱瞻基给搞崩溃了。

他的话一经说出,对面的朱允炆三人都抬头看向了他们。

见状,朱高煦低下身子,指着奏疏内容与朱高炽小声交代:

这样的位置安排很不妥当,尤其是将朱高煦放在朱高炽前面一位。

按照今日米价折俸,约为月俸一贯余七百五十文,年俸二十一两。

“大哥处理的甚好,不过最好还是在前面加上一句‘派都察院御史核查’,如此方能保证地方官员不会欺上瞒下。”

朱高煦语气一顿,复杂的看着朱高炽:“大哥若是什么时候有空闲,先去城外看看那些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户们吧。”

但对于都察院的官员来说,他们就觉得朱高煦浪费精力,因为他的缘故,都察院最近一个多月外派的次数几乎翻了一倍。

朱高煦心里默然,只在盘算怎么保下傅家子弟,同时对朱允炆回礼:“太孙。”

有前身的历史结果在前,朱高煦是万万不可能再继续用燕王府的人了,不然最后只会落得亲信被诛,想举兵都没个能信任的人。

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朱高炽能得到一个仁宗的庙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