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要写一封上书,呈给秦王。
也不知道有没有用?我去看看,他写好了没有?”
殷食其道:“试试总比没办法好吧。
你别去打扰他,让他一个人好好地写。”
李斯在家里闷头想了一天,终于写出了一篇上疏,呈送给秦王。
送上去之后,很久没有消息。
众人都觉得没有希望了,李斯夫妇已经在收拾行装,准备回楚国老家。
听说很多外国客卿,也开始要动身了。
这时候,有同僚来通知李斯,秦王看了李斯的上疏,被打动了,取消了逐客令。
“太好了!”
李斯夫妇两人听说这个消息,高兴得不得了,抱在了一起。
殷家全家也都很欣喜。
云音很好奇,“你的奏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居然就打动了秦王?”
李斯有些得意地说:“这篇上疏的名字叫做《谏逐客书》,我背一遍给你们听吧,”
他真把这篇文章背诵了一遍。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云音听完李斯写的文章,吃了一惊,果真是写得很好!
这位荀子的学生,确实才华横溢!
李斯因为这件事,因祸得福,不但没有被驱逐出秦国,而且他的才华还被秦王所赏识,升了官,成为客卿。
而先前被抓起来的郑国,也坦言向秦王承认,修建水渠,确实是韩国的疲秦之计。
但是,这渠一旦修成,会对秦国的农业灌溉,有很大的益处。
秦王也接受了他的建议,继续修建水渠。
果然,渠成之后,秦国引泾河水灌溉两岸盐碱地四万多顷,粮食产量成倍翻番增长。
关中从此沃野千里,秦国因此更加富强,因此这条渠也被命名为郑国渠。
.
一天,李斯请尉僚到府中叙话。
子敏正好要出去街市上买一些头面首饰,让云音陪她一起去。
魏僚带来的小女孩,在李府呆不住了,云音两人正好带她出去逛一逛。
她们现在已经知道,这小女孩名叫烛光,是尉僚故友的女儿,父母双亡,尉僚就把她带在身边。
两人买完物品,乘坐马车回去。
在车上,云音说:“这小女孩,也挺可怜的,这么小,父母都没有了,还好遇到了尉先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