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是那洪虹喜欢的。
西红柿炒蛋端上来,洪虹也到了。
他们本身就隔壁隔,洪虹刚好准备下班回家,收到了传呼,回过电话,踩着自行车就过来了。
林世文看那洪虹,虽说已有四十多岁,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举止投足间,透着一股干练。
纱厂现在虽然举步维艰,一方面是国际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家也在去产能,淘汰落后的,但是,全世界六七十亿人口,总要穿衣服的啊。
美国和欧洲,虽然对我们进行限制,但是,他们再怎么争,还是争不过我们。
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太高。
我们的工人,一年的工资,不到一万人民币。
他们的工人,一年的收入,要三四万美元,相差二三十倍,他们拿什么和我们竞争?所以,我们只要挺过这一阵子,还是有机会的。
洪虹显然对纱厂的内外部环境做过研究,说起来,头头是道。
国家压锭,也是对的。
我们国家生产的太多了,同行竞争激烈,相互压价。
搞得利润很薄。
有时为了争取资金回笼,甚至在亏本出货。
到了国际市场上,还给了人家倾销的口实。
反过来打压我们、限制我们,里外不是人。
林世文看她一点也没有气馁的样子,不禁有些臆动。
洪主任,假如纱厂交给你来经营,你有信心搞好吗?
林秘书,我可没那个本事。
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像王总这样,改制。
不过,纱厂这么大,我也没有那个实力。
林世文心中有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