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特展展厅的其他参展商一心想出大单,最好一个大单把广交会的参展成本全都收回来。
要是能开张吃三年就更美了。
他们对于来广交会参加其他产品会谈的国外客商,采购礼品的意向,不仅不感兴趣,反而有些不耐烦。
其他参展商成交情况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语言问题。
据贾勇观察,参展商有三种情况,一种就是像他这样,外贸公司从厂家拿货,独立参展。
参展的费用由外贸公司承担。
厂家不出面,对成交价格既没有决定权,也没有影响力。
成交价格由外贸公司说了算。
还有一种就是骨雕展位的情况。
他们是厂家独立参展,参展费用他们自己承担,成交价格自己说了算。
至于出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广州的厂家,已经拿到了刚刚下放给生产企业的出口经营权,可以独立办理出口业务。
还有第三种,就是厂家和外贸公司共同参与的情况。
厂家承担参展费用,但是成交价格由厂家和外贸公司协商决定。
外贸公司为了争夺成交定价主导权,就在语言沟通上拿捏厂家。
展厅里最难成交的就是这第三种参展组合形式。
外贸公司和厂家之间经常吵吵嚷嚷的,有的时候,是厂家急于成交,外贸公司不肯放弃自己的一份利益。
有的时候,是外贸公司急于成交,厂家觉得收入不能覆盖自己的成本,不同意成交。
广交会开展的第三天,一些客商在完成既定的采购任务后,陆续准备回国了。
这批客商一般都和国内出口商有固定的合作关系,其实来广交会只是例行的年度会面。
国外客商本来可以通过传真签署的合同,拿过来在广交会现场搞个签约仪式,给国内出口商增加广交会成交额,为国内出口商申请下一届广交会的展位提供便利。
这些客商在广交会待到第三天已经归心似箭了。
广交会的第三天,工艺品特展展厅里,涌入了大量的非专业客商,他们主要的目的是采购带给亲人的礼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