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四十三章 金华帮(第2页)

张倩狠狠的瞪了赵忠信一眼。

张虎等人将赵忠信、大憨、刘开山送出门来。

赵忠信了解到金华帮原来是以贩卖私盐、水上产物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走私性质的帮会组织,势力庞大,人数众多,不是一般的帮会组织所能比拟的。

其中与云顺社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南宋私盐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南宋朝廷不合理的食盐专卖制度的直接产物,有盐业专卖就必然有私盐,盐业专卖越严,私盐越好卖,利润越高。

利润奇高就造成了私盐泛滥。

北宋末年战争直接破坏了北宋的经济,生灵涂炭,流离失所者更是比比皆是,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米价飞涨,盗贼猖獗。

南宋建立后需要大量的经费,一来为了保证皇帝及朝廷官员奢华的生活,二来为了筹措庞大的战争经费,怎么办?无外乎就是开源节流,开源无外乎就是征税,在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的南宋时期,无法再从农民种压榨出更多的税金出来了,只有加大对酒、盐等征收力度,随即出现了榷酒、榷盐制度,由朝廷一力承办生产、运输、销售,专卖专卖,虽后来四川都转运使兼都大体举川陕茶马赵开进行了些盐、酒等方面的变革,就是朝廷只负责监督、管理及课收大量税金,其他由商人与盐农自由买卖,朝廷增加税收了,可私盐买卖却更加盛行了盛行了。

赵开变革因损坏了权贵们的利益,目前已经废除,盐的生产、管理、销售又变成了朝廷专卖专卖,盐价高的吓人。

当然,私盐得以盛行的原因还在于供求关系,人口激增,盐为生活必需品,人口增加,食盐的需求也大增。

为了对抗官军的缉捕,私盐贩子往往结伙而行,除了几人、几十人、上百人一伙聚众贩盐外,好些地方动辄就是千百为群,持械贩私。

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屡禁不绝。

其中水路私盐更是盛行,自北宋以来就常有大船往来海上,兴贩私盐,至南宋不衰。

金华帮就拥有大船十余艘,小船上百艘用以贩卖私盐,并配备武器,拥有帮众加上家属五千余人。

金华帮内部甚至有严格的帮会等级制度,帮主被称为“首领”

,下设“副首领”

两名,“香主”

十名,“帮班”

一百名。

林二娘为首领,张龙、张虎、张豹各为龙灵堂、伏虎堂、飞豹堂香主。

官府也拿这半兵半民的金华帮没办法,大军进剿,人家化军为民,隐于百姓之中,总不能将百姓都杀光吧?小规模围剿,他奶奶的帮众异常强悍,悍不畏死,反而被金华帮吃掉不少,真是头疼的紧,再加上金华帮也就贩贩私盐等,平时也不扰民,基本上也算是遵纪守法,金华帮也没少贿赂官府要员,所以官府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怪不得林二娘这么霸道?有这么大的黑势力啊,不霸道都难,赚了赚了,赵忠信考虑是否逃之夭夭的问题了,赵忠信还是个很现实的人滴。

赵忠信正在患得患失的时候,忽然前面一阵吵闹。

一个身高七尺,脸圆耳朵大,大嘴厚嘴唇,身穿绿色衣服,腰系红色宽幅勒帛,敞开的衣襟露出胸口一撮黑毛,年约二十五六岁的汉子冲着赵忠信怒喝:“直娘贼,哪里来的腌臜泼才?敢动倩姐儿?”

赵忠信指着自己鼻子说道:“说我?”

那汉子跳脚骂道;“骂的就是你个泼才。”

赵忠信有点无语了,这叫甚么事啊?流年不利啊,这又是哪位大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