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35章 在二里铺卖菜(第1页)

二里铺人来人往,清辉江堤岸边更是闹哄哄的。

远远望去,一条条的石板台阶从江边爬上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这样的台阶。

不时有人从下面的船上跳下来,通过台阶爬到岸上,那些早起来赶集的乡里人不停地从这里涌向集镇;也有人从岸上下去江边,把货物送上或大或小的船只。

江堤的旁边也十分的平坦,但除了有几个卖馒头和汤面的小摊外,并无其他的铺子――出于安全考虑,这地方是不能建房屋的。

要是潮汛来临的时候,那是跑也跑不及。

下塘集说大实在不大――少有富户和大商家愿意在这居住的;说小也不小――十里八乡的农户都指着从这买东西哩!

实在是这儿比较偏远,既不靠近上游的清辉县城,也不靠近下游的临湖州,又没啥特产文化,注定不能成为商业重镇。

要不是清辉江打这儿经过,还不知怎样被人遗忘哩。

可是通过清辉江去临湖州的大船也不会在这停留,就算偶尔停留,也不过买些船上缺少的日用品,不会大肆购买货物的。

但是,有了清辉江,还是让这儿的人生活方便了许多。

那些行色匆匆又满脸风霜的乡下人,将自家产的一些东西拿到集市上卖了,再换回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

他们的脸上有疲惫,却没有愁苦和绝望,而是边走边大声议论今年的收成、家里添置的东西、来年要种些啥等话题,在他们那简单的头脑里,只要不停地劳动,日子总会有希望过好的。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杨氏卖菜的担子一放下,便有那些正啃馒头和窝窝头的汉子围了过来,有些手里还拿着碗――以往他们手里可没有碗。

杨氏把柴炉子的火给拨旺了,又加上几根木柴;来喜把扣在竹篓里的锅放上炉子,又从篮子里拿出用布包着的木勺,将瓦罐里的猪下水舀进锅里。

那香味立时四下里飘荡,引得还在干活的人也不停地侧目。

可是这会儿好多人活还没干完,吃早饭的人还少,赶集的乡亲也还没有回头,所以,也只有几个人买了下水。

一个黑瘦的汉子买了三文钱的猪下水,有两文是单放在一个小罐子里,要带回家去的。

他蹲在地上一边吃着菜,时不时地啃一口手中的玉米窝窝头,一边对杨氏道:“大嫂,你这菜的味儿做得实在好。

昨儿俺买了一文钱的菜带回家,俺的婆娘和儿子都喜欢吃。

说忒划算了,一文钱,连个白面馒头也买不到哩!

俺的婆娘今儿让买两文钱的,带回家把儿子解馋,还省了钱!”

旁边一个老汉说道:“可不是,这菜吃了干活身上都有劲儿。

这闺女也实诚,每回舀的也多,一点不像那些奸猾的生意人。”

杨氏笑道:“我这是小本生意,全靠心细!

要洗得干净,猪下水才不会有怪味;还要烧的精细,吃起来味道才香。

我是想做常远的生意,又不是卖一阵就不卖了。

就是将来有人也烧这个来卖,你们瞧着我家的菜又便宜又好吃,一直还买我的,那就成了。

卖那么贵,没人吃得起,有啥用?”

黑瘦的汉子笑道:“别人俺不知道,俺可是一定会买你的。

昨儿大愣子见这个好吃,也买了一副下水回去,花了四文钱。

他婆娘洗了半天,结果烧出来臭哄哄的,没人吃,全倒了。

你说四文钱能买两大碗烧好的了,这还不算那又洗又烧的工夫,大嫂还贴了酱和青菜哩!”

老汉鄙夷地说道:“眼气人家赚钱,可人家费的工夫他倒瞧不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追妻为上

重生追妻为上

情若自控,要心何用重生而来的百里奈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的守在南宫梦拾的身边,不论祸福旦夕皆不能阻。...

我真不是鉴宝师!

我真不是鉴宝师!

一个生了铜锈的螺钿花鸟镜一个啼笑皆非的坑货系统一个不为人知的口头婚约回到九十年代的叶小池,很忙很忙忙着给小舅划拉媳妇忙着往家里搂钱忙着筹谋自己的未来等等,这位阿姨您说什么我是您儿子未婚妻哦,不不...

全世界都在嗑我们的CP

全世界都在嗑我们的CP

恋综文每晚十点来嗑糖下本占有跟出格求收藏纪锦因为种种原因,接了一档恋综。只是,她没想到会在节目里碰到分手半年的前男友周牧沉。看到纪锦跟周牧沉的单人采访纪锦喜欢成熟稳重三观正,长得...

我混烘焙圈的

我混烘焙圈的

松软的戚风蛋糕酥脆的牛角面包可口的慕斯蛋糕蓬松的手撕面包网红的脏脏包。甜的咸的,酥香的,口感饱满的。种种精致诱人的面包蛋糕似乎都能从这一家小小的烘培坊找到。这是一个关于烘培的故事。阅读指南...

我是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