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道:“大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圣上旨令我等出兵讨贼,如今天兵未动,反贼倒先来攻我,何等猖狂至极!
我愿率五万精兵,前去退敌!”
江化平给他泼冷水道:“**,你忘了上一战的教训?贼人的诡计多端,我等只可坚守城池,不可轻举妄动!”
毛里求哂道:“我看江少帅是叫敌人给吓破胆了!
如今敌寇不过三万之众,我军虽上一战受挫,但仍有七万雄兵,对付区区几个反贼又岂在话下?若我军迟迟未动,只恐头功被宇文虎、吴忠孝夺去,那时反为不美。
不如今日一战成功,那时也叫皇上和文武大臣对咱们信州军马刮目相看!”
这信州如何有这么多的兵马,竟达十万之众?实际上唐朝的节度使都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手里都有拉夫征兵之权,为了能在和中央政府的讨价还价中争得主动,故此拼命扩军。
这也是唐朝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的缘故(那是后事,本书不表)。
所以到了宋太祖手里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这完全是因为吸取了唐朝教训的缘故。
却说江道成终于被毛里求的三寸不烂之舌给说动,于是决定出兵:“毛将军既然胸有成竹,可整五万军马出城迎战,胡、何、段、徐四将与你同行。
我和吾儿引兵二万在城中接应。
切记不可轻敌!”
逆军已在城下排开阵势。
忽听城中三声号炮响,只见城门大开,**蜂拥出城。
贤杰急令放箭,射住阵脚。
毛里求将手中剑朝贤杰一指道:“来将可是杨贤杰?”
杨贤杰身披大红战袍,头戴金盔,相貌堂堂,一个性感的大鼻子高挺在面颊中央,身上则被金甲,蟒龙玉带裹在腰间,悬一口龙泉宝剑,骑一匹高头大马,手提金枪,显得格外英俊魁梧、气宇轩昂,天生一股王者之气!
簇拥在贤杰身边的一干弟兄也都雄纠纠、气昂昂、虎虎生威。
贤杰傲然道:“本王正是杨贤杰!”
毛里求被贤杰傲慢的态度顿时激得火冒三丈,不由破口大骂道:“好你个杨逆贤杰!
竟敢自称什么大逆王,背叛朝廷、杀官造反,前番夺了小石城,今又来犯我境,无法无天、藐视国威,如此大逆不道,该当何罪?”
贤杰鼻孔里冷笑一声:“对面那将何故出言不逊,通上名来!”
“姓杨的,你把你的猪耳朵张大点,坐稳了,莫被吓着!
你大爷我乃信州江帅麾下常胜大将军毛里求是也!
尔等识相的就早早下马受缚,免得大爷动手!”
贤杰笑着回顾众将道:“你们听听,‘常胜大将军’。”
“什么‘常胜大将军’?怕是‘常败大将军’吧?”
众将一齐哈哈大笑。
毛里求回顾左右道:“谁去取逆贼首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