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这位尖嘴猴腮的官员气得脸色铁青,然而高景轩的话语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他竟一时语塞,寻不出半点反驳的缝隙。
皇帝李隆基听闻高景轩的言辞,心中暗自赞许,暗自思量是否该立下规矩,此后朝臣言前需先自报官职姓名,以免自己每次都要费心劳力地回忆言者的身份。
但此刻,为了不让两人在朝堂之上争执不下,李隆基还是开口打断了他们:“高景轩,这位便是弹劾你二人的京兆府府尹刘光亮!”
“哦?原来您就是刘光亮刘大人?”
高景轩疑惑地望向刘光亮,缓缓说道,“刘大人方才指控我与陈将军有罪,恕末将难以认同。
我二人在此事上确有领导不力的疏忽,但尚不至于构成罪行吧?若依刘大人的逻辑,臣子有罪,是否还要牵连陛下呢?毕竟这天下的官员都是陛下的臣子,皆由陛下亲自任命。
刘光亮,你胆子不小啊,竟敢包藏祸心,意图将臣子之罪转嫁于陛下!”
刘光亮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大呼冤枉:“陛下,臣冤枉啊!
臣绝无此意,都是高景轩巧舌如簧,故意歪曲臣的意思!”
高景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刘大人这话,恐怕又是信口雌黄。
您是文官,我是武将,您饱读诗书,若论言辞犀利,我怎敢与您相提并论?您方才为何说不过我?只因您理亏词穷,只因您夸大其词。
原本只是我左监门卫内部的一件小事,您却小题大做、危言耸听地拿到朝堂之上,企图陷害忠良。
因此,您所言所语,皆无半分说服力!”
“咳咳!”
眼见刘光亮已无力招架,又有一位官员挺身而出,朗声道:“臣礼部侍郎左世宗,有本要奏!”
李隆基闻言,目光转向左世宗,吐出一个字:“准!”
这位左世宗,年不过三十有余,便已官至礼部侍郎,实属罕见。
他目光如炬,直视高景轩道:“高将军,既然左监门卫府衙已对械斗事件作出处置,我等亦无异议。
此事本非大事,刘大人也只是为长安百姓着想。
日后,还望高将军与陈将军严加管教,勿再让此类事件重演,以免让百姓耻笑。
然而,自高将军上任以来,左监门卫所属将军、校尉、兵头兵士皆人心惶惶。
各城门因检查盘查过于严苛,导致百姓、官员及宫人进出皆需长时间排队等候。
炎炎夏日,烈日炙烤,何人能忍?百姓官员怨声载道。
更有甚者,常有百姓官员出门忘带路引门籍,而左监门卫下属只知严格执行门籍制度,不知变通。
若是百姓倒也罢了,若是官员将校有紧急公务需进出,一旦耽误,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高将军的某些做法,臣实难苟同。
陛下,臣恳请罢免高景轩左监门卫将军之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