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江整编完左良玉的余部后,王福并没有多驻留,这座城池的血腥味太大了,即使是过去了七八天,血腥味依然在城中挥之不去,以致王福宁愿一直住在军营也不愿住进城中,如今处理完后事,王福马上命令全军拨营启程。
大军顺流而下,浩浩荡荡组成了一支十余里的船队,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到达了安庆,到达安庆后,王福命令大军停了下来,在安庆休整。
其实这次大军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充其量只是一次长途行军,按理并不需要什么休整,王福留在安庆的目的与其说是休整不如说是为了扩军。
左良玉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最终只剩下了五万军队,江北四镇只剩下了两镇,而且是人数最少的两镇,弘光朝建立初期的百万大军,仅仅过了数月就只剩下不到一半,真正能为皇帝所控制的军队只有二十万左右,其中还包括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六万京营。
而皇帝一手建立的嫡系羽林卫更是只有一万人。
虽然王福知道,没有刘良佐、刘泽清、左良玉这些毫无忠义,只知荼毒地方,最后助纣为虐的军阀,弘光朝应当能够延续更长的时间,只是别人却不一定这样看,在外人看来,大明自相残杀,实力已减毁了大半,这或许会加快清军的南下也不一定。
为了自保,这点军队绝对不够,何况手中突然多出了六百多万银两子,如果不在清军南下之前尽量扩军,留这些银子有什么用,若不是九江太过残破,青壮又几乎死光,王福在九江就会开始扩军。
一万羽林卫太少,王福打算一举将羽林卫扩充到五万人,以前羽林卫仅限制在一万人是因为财力不够,以王福的内库,只能养起这一万人,现在不同,有这六百多万两银子打底,多招四万人,起码应付一年的军饷和物资补给不成问题,而且剿灭两刘和左良玉后,朝廷原先发给他们的军饷可以省下来。
两刘共有军饷一百二十万两,左良玉有一百八十万两,整编过后的金声恒部一年所需不过一百万两,从这里可以省下二百万两,这还不包括他们在地方上自行收的税赋,这部分税赋比朝廷给他们的军饷还要多数倍,如今这三人覆亡后,税赋自然也收归朝廷,虽然朝廷不可能象他们一样如此搜刮地方,只是增加二三百万两税收还是可以的,有这些多出来的银子,王福倒不愁养不起这五万羽林卫。
有了五万羽林卫,只需要一年训练,王福相信就有和鞑子对抗的本钱,真正的满八旗也不过四五万人左右,倒是蒙古八旗,汉八旗人数多一些,只要羽林卫有和满八旗一拼的本钱,其他军队大明比鞑子更多。
安庆和九江一样,因为有着长江航道的缘故,交通极为方便,四万羽林卫当然不可能都在安庆招,以安庆为立足点,即可以派人到安徽各地,也可以沿水道上江西、湖广招蓦,这样选择的余地才大,能够招到更多的精兵。
为了安抚李成栋、李本深、柏永馥三人,王福将三人都封为伯爵,其中李成栋封为东平伯、李本深封为西平伯、柏永馥封为北平伯,三人封爵后,果然大为欣喜,对于没有扩充他们所部也并无不满,王福将三人封爵,其实还有另一个用意,那就是故意要让三人可以和高杰平起平坐。
安庆停下来地第二天。
五千羽林卫就分散各处开始了招募新兵地工作。
五两银子一月地高薪吸引了无数青年来到招蓦处。
羽林卫每到一个地方。
每个地方就宣起了一股参军地热潮。
甚至其中不泛有功名地读书人。
若是太平时期。
读书人绝对不会去参军。
只是现在正逢乱世。
加上天子刚刚登基不久就诛杀了两名跋扈地藩镇。
又亲自领兵击败了另一名起兵谋逆地藩镇。
这充分显示了天子地武功。
一些有眼光地读书人敏锐地感到大明奉行地文贵武贱政策随着天子对武功地重视很可能掉过头来。
与其年复一年地寒窗苦读。
走上那条独木桥一般地科举道路。
不如直接到军队中去碰碰运气。
羽林卫地选拨还是以跑步为主。
跑步最能衡量一个人身体地综合素质。
不过。
对于报名地读书人还是有优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