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刘知远进入汴州建都,建元乾佑,设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帝王及统治:
刘知远:后汉创建者,出身沙陀族,家境贫寒,早年在后唐明宗李嗣源部下当兵卒。
后晋高祖石敬瑭时为部将,曾两次搭救石敬瑭,因而获得信任。
后晋建立后,凭借辅佐之功任职任检校司空、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成为后晋重臣。
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病逝,刘知远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
开运四年(947年)正月,后晋都城汴州被契丹攻占,刘知远派王峻前往契丹奉表投降,契丹皇帝赐他木拐。
王峻回来后,认为契丹无法占据中原,于是同刘知远商议建国称帝。
开运四年(947年)二月十二日,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文武将吏上表奏请刘知远称帝,刘知远先是谦让不应,群臣上表三次后终于答应,随后在太原举行登帝仪式,改开运四年为天福十二年,沿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接着下诏禁止各地方为契丹搜刮钱财,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反抗契丹的民众,处死境内契丹人,这一举动使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
次年三月,辽兵北撤。
五月,刘知远出兵占领洛阳、汴州,收复后晋末年失陷的河南、河北诸州。
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六月,刘知远进入汴州建都,改名为暠,将国号改为汉,改元乾佑。
乾佑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病逝,时年54岁,谥曰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承佑:刘知远之子,后汉末代皇帝(948年-95o年)。
刘知远去世后,其子刘承佑继位,因其年幼,朝政被刘知远时期的重臣杨邠、史弘肇、郭威等所把持。
他们仗着军功肆意妄为,歧视文臣,对刘承佑想下达的命令多加干预,为刘承佑不能容忍。
乾佑元年(948年)三月,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今陕西宝鸡)节度使王景崇等三藩镇先后举兵造反,刘承佑派遣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别讨伐,久战无果。
刘承佑于是命郭威前去攻打,叛乱在乾佑二年(949年)被平定。
乾佑三年(95o年)十一月,刘承佑诛杀杨邠、史弘肇,又派人前去刺杀郭威。
郭威得知后起兵反抗,击败后汉禁军,刘承佑逃亡途中被杀。
郭威建立后周后,追谥刘承佑为隐皇帝。
疆域:后汉辖境一百零六州,吴越、荆南、楚奉其为正朔。
最盛时疆域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河北、湖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
契丹灭亡后晋时,属于后晋的阶、成、秦、凤四州被后蜀夺取,后汉建立后又从契丹手里夺回胜州。
面积根据学者宋岩的估算为98万平方公里(乾佑二年,949年)。
内政:
行政:刘知远称帝后,任命他的旧日僚佐占据要职,杨邠、郭威任正副枢密使,苏逢吉、苏禹任宰相,王章任三司使,史弘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平章事。
在后汉,高层掌权者重武轻文思想严重。
杨邠曾言,一国只需甲兵强盛,文章礼乐皆是虚事。
史弘肇曾说文人轻视兵士,实在可恨。
这样的思想让武夫出身的后汉权臣轻视文臣,使得后汉统治内部文武斗争激烈。
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李涛曾上疏请杨邠、郭威前往藩镇镇守,把军政大权交给宰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