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27章 深度解析汉半两(第1页)

引言

汉半两是西汉前期通行的圆形方孔铸币,基于圜钱(圆形圆孔钱)改造而成。

它在历史上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榆荚半两:汉高祖时减重“秦半两”

铸行的小型半两,体轻肉薄,状如榆荚。

这种钱法定重量为三铢(约21克),即秦半两的四分之一,实际上民间私铸的钱绝大多数都不到三铢。

到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就明令禁止民间私铸伪钱。

八铢半两:吕后当政时期因钱轻物贵而改铸,重八铢,是汉半两中规格最大的一种。

其特征是体大肉薄、背平无文,钱文书体扁平,已经有隶书的趋向,钱直径28-32厘米,重48-55克,制作也较整齐。

但此钱行用不久,大多被商人私自熔化,改铸为小的榆荚钱牟利。

高后六年不得不停铸而改行“五分钱”

四铢半两:汉文帝时改铸,简称“四铢钱”

,是汉半两中使用最长的一种,共流通4o年。

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

文景时期铸钱致富最突出的有吴王刘濞和财过王者的大夫邓通,一时间“吴邓氏钱布行天下”

汉半两钱前前后后铸行过五次。

刘邦时期的半两又称为“荚钱”

或“榆荚半两”

吕后时期铸行过八铢半两和五分钱。

汉文帝时铸行四铢半两。

景帝在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颁布了“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

的法令,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西汉政府才初步控制了铸币权。

汉半两最终在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被五铢钱替代。

汉半两在今甘肃天水、平凉、庆阳、兰州等地汉墓和窖藏中多有出土,青海民乐、宁夏中卫、新疆奇台等地也有出土,说明西汉前期汉半两在甘、宁、青、新西北地区流通范围较广。

以下是一七律赞《汉半两:历史的见证与经济的印记》

《赞汉半两》

半两钱文岁月长,方圆形制载沧桑。

秦亡汉继仍沿用,币改铢分各有章。

榆荚轻盈通市井,八铢厚重显端庄。

四铢规范传千古,见证兴衰经济昌。

联“半两钱文岁月长,方圆形制载沧桑”

,描绘了汉半两钱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圆形方孔的形制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见证了无数的历史风云。

颔联“秦亡汉继仍沿用,币改铢分各有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