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赏析:
一、原文释义:
白日里,人们登上山头,紧张地了望那烽火台,警惕着可能来袭的敌人;黄昏时分,战马在交河边饮水休憩。
行人在风沙弥漫、昏暗迷蒙的环境中,听到那巡夜的刁斗声;公主弹奏的琵琶声,声声饱含着无尽的幽怨与哀愁。
广袤无垠的原野之上,绵延万里都不见城郭的踪迹,只有那纷飞的雨雪,纷纷扬扬,连绵不断地覆盖着辽阔无边的大漠。
胡地的大雁夜夜哀鸣着飞过,胡人的士兵们也忍不住双双落泪。
听说那玉门关依旧被遮断,无法通行,士兵们只能无奈地豁出性命,跟随将军的战车去征战。
年年岁岁,都有战士的尸骨被掩埋在荒郊野外,无人问津;而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西域的葡萄被源源不断地送入了汉宫。
二、诗篇背景:
此诗大约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在这个时期,唐玄宗好大喜功,频繁发动对外战争。
诗人以汉朝的战事来隐喻唐朝,借写汉武帝时期的开边战争,对当时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反映了广大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三、赏析分享:
1边塞景象的刻画:“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