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王六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晚上王六关了铺子回到家里,刚进门,他的妻子刘氏就哪壶不开提哪壶地问道:“回来啦?今天铺里生意怎么样?”
王六没好气道:“不怎么样。
从早到晚,连个鸟影都没瞧见!”
刘氏听了这话,丝毫不意外,忧心冲冲道:“果真如此……我方才看见隔壁的老李背着一筐米回来,他瞧见我还躲躲闪闪的,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去非奸粮行排队买了粮食。
连老李都去非奸粮行了,我料想你这里的生意必定不太好。”
王六一听,顿时又惊又怒:“什么,连老李也去非奸粮行了?!”
那老李是他的客人,却不是普通的客人。
老李在他这里买粮食买了十来年,他拿老李当朋友看,平日卖给老李的都是最好的货。
老李想赊账也能随便赊。
谁想到这么深的情谊,那边一搞起开业酬宾,瞬间就把人拉走了。
这已不是简单的被抢了生意的难受,而是被人背叛的感觉,让人火大。
刘氏又道:“不光是老李,我瞧见好多街坊邻居都从非奸粮行买了粮食回来。
我去打听过,那粮行的粮价是真的便宜,再加上他们现在开业酬宾,卖的价竟然跟咱进货的价也差不了多少。
我弄不明白,他们这样做生意要怎么挣钱?”
王六倒是比较明白:“挣什么钱?他们现在就是在赔本赚吆喝呢!
他们初来乍到,城里的老百姓原本都有固定光顾的商铺,轻易不会改。
可他们这样一吆喝,把人都吆喝过去了。
以后人们认准了他们,就是他们挣钱的时候了。”
刘氏疑惑道:“这行得通吗?”
王六气哼哼道:“我看行不通!
现在大家伙也就图个新鲜,才肯去他那里买。
他又不能一直不挣钱。
等他开业酬宾结束了,谁还乐意每次都跑那么远去买粮食?咱的客人还是得回来。”
刘氏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往后几日,王六的生意依然很不好。
非奸粮行倒是红红火火,也没说开业酬宾到底进行到什么时候结束,于是门口天天排着长龙。
王六心里虽然着急,却也没办法,只能咬牙等着。
这天王六开店到了中午,一个客人都没上门。
他在店里越坐越坐不住,坐着也是白坐,索性提前把店门关了。
他关门插闩的时候气鼓鼓的,手里的门闩仿佛一把小刀,门眼儿仿佛是非奸粮行的掌柜和伙计们。
他一“刀”
杵进去,骂骂咧咧道:“我看你们嚣张到什么时候!”
这么来回插了几下,他气倒是消了不少。
关了店门,他便准备找间酒馆去借酒消愁。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