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华看着小孩睡实了,嘀咕一句,翻身挤兑江满,“整天胡说八道,我看你就是闲的,来来来,来给你找点事情干。”
☆☆☆☆☆☆☆☆
两口子早晨起来做饭,很有默契地就没准备陆安平的份——以队长叔那性子,肯定叫他去吃早饭。
姚志华烧火,江满炒了姚志华念叨的小咸菜,酸辣腌豆角,煮了三个鸡蛋,玉米青菜粥。
“畅畅吃什么?”
姚志华接过江满递来的咸菜碟子。
“鸡蛋,粥。”
江满说,“她现在喜欢吃煮的鸡蛋,一顿一个,有时候能吃两个。”
“这个营养能够啊?”
姚志华看看锅里的粥,“家里现在又不缺钱,你们娘儿俩多吃点细粮,吃大米白面,小孩就得多吃奶粉、多买肉,我听说外国人都靠喝牛奶吃肉,长得壮。”
“有点文化行不行?五谷杂粮营养才全面。”
江满对眼前的大学生满是不屑,毕竟这年代的人们对吃的高要求也就是精米细面了,“你闺女还挺喜欢喝玉米菜粥的,秋天有荠菜她更喜欢,还喜欢吃红薯。”
姚志华顿时有点儿哀怨,他有钱,爸爸能挣钱,不差钱,怎么闺女偏就喜欢吃啥野菜红薯呢!
“沪城卖布已经不要布票了,我听同学说,肉票可能也要取消了。”
姚志华指指畅畅,“你往后多买点肉给她吃,光吃菜不行,小孩不长胖。”
“你闺女也不瘦呀,昨天才炖了排骨粥。”
江满看看畅畅,算是有点胖嘟嘟,再胖就成小胖墩了。
“对了,昨晚光顾着陆安平那些破事了,包里有我带回来的奶粉和蛋糕,回头拿出来给畅畅吃。
还有巧克力糖,外国进口的呢,死贵死贵,我都没舍得尝一口。
还有上次说的稿费,我都拿回来了。”
姚志华一脸得瑟,他的小说在国家最具权威的文学刊物《秋收》上表了,三万多字,稿费给了两百八十二块半,巨款啊,这也是他爬格子以来最多的一笔稿费了,赶上普通人一两年工资。
“你上次写信说过了啊。”
江满拿勺子搅锅里的粥,玉米粥容易粘锅,需要勤搅动。
她想了想,历史已经跑步进入八十年代,再过几天就是八零年春节了。
八十年代,文学不要太受追捧,文学艺术在这个年代光荣而又时髦。
《秋收》是很多人心中的文学殿堂,毕竟跟其他刊物杂志不是一个档次,可以预见,姚志华要风光了一阵子了。
黑马作家姚志华着实风光了一把。
于是江满真心夸赞了一句“名利双收,给你个大拇哥。”
“我怎么觉着你跟哄畅畅似的。”
姚志华翻了个白眼,“江满同志我跟你说,我这次表的这篇还真反响挺大,还有很多读者给我写信呢,没有我地址就写到杂志社去了,从杂志社一下子给我转来一大堆信,吓我一跳。”
“有女的吗,是不是女读者多?”
江满一脸兴奋。
“……”
姚志华咬牙,“有,多的是,都是女的,都比你年轻漂亮。”
江满“噗哈哈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