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浩前往天安市稷山镇的ghobie办公。
距离他上次到此已过去好些日子。
抵达后,几位工人恭敬地向他问好。
他刚走进办公室,高管们便接踵而至,准备汇报工作。
高层的汇报通常由建浩亲自审核,中层的汇报则由宋总负责处理。
“大家一起喝杯茶吧。”
建浩吩咐秘书朴熙正为大家准备热茶。
不一会儿,秘书便端来六杯茶。
随后,宋院长开始汇报。
“s集团新订购的款产品已经研完成,我们也已开始向s集团供货。
s集团位于昌原市和蔚山市的工厂是五家工厂中最大的两个买家,他们批准我们使用dyeon韩国的原材料为其生产产品。”
“我们用了多少dyeon韩国的原材料?”
“每月大概吨。”
“我记得dyeon韩国的原材料每吨o万韩元,照此计算,他们每月提供的原材料价值约亿韩元。”
“没错,正是如此。”
似乎没人能比建浩算得更快。
建浩曾做过会计师,但这也不足以完全解释他对数字的强敏感度。
建浩仿佛天生就具备这方面的天赋。
他高中时成绩并非十分优异,也没考上顶尖大学,然而在计算方面的才能却出类拔萃。
回顾过往,这种天赋似乎对他的人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助力他成为如今相当富有的人。
宋行长汇报完毕,接着是内部审计师汇报债务现状。
随后,总务总监提议在生产现场再招聘十名工人。
“朴钟硕导演,生产现场真的还需要十个人吗?”
“是的,确实需要。
目前,我们生产部门人手严重不足。
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勉强满足当下的生产需求。”
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随后宣布,他将在韩国产业经济贸易研究院进行演讲。
“这次演讲是关于我们之前申请专利的产品吗?”
“没错。
这是我们获取各领域专家专业意见的绝佳契机。
此外,日本gyoda公司给我们来一份产品设计图,询问我们能否为他们开一款用于摩托车的产品。
我们目前正在审核这一请求。”
“行田公司?他们是怎么联系到我们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