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愿意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这个男子。
她愿意相信他的誓言,愿意将自己的心交给他。
尽管前路未知,但她知道,只要有他在身边,她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这个瞬间,她的内心如春天般绽放,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这是一种心灵的触摸,这是一种感情的交织。
董小宛的坚守和决心,冒辟疆的深情和执着,都在这个夜晚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至中秋佳节。
当晚,辟疆与夫人陪同老夫人在水绘园的沈烟亭共享月色、品味美酒。
月华如水,洒在亭间,映照出三人的影子,若隐若现,如诗如画。
赏月归来,辟疆与夫人回到房间,并肩躺在古朴的雕花床上,等待月色的安抚。
在这静谧的夜晚,辟疆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思绪。
他辗转反侧,似乎有一件心事困扰着他。
在夫人的催促下,他终于开口,声音略显犹豫和羞涩。
他讲述了在苏州偶然遇见董小宛的情景,那如梦似幻的一刹那,她曼妙的舞姿和甜美的歌声令他如痴如醉。
他细述了董小宛的多才多艺,以及她在南京得罪权贵后无奈避祸苏州的遭遇。
他眼中满是怜悯与无奈,声音里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他提到自己曾承诺要帮助董小宛脱离苦海,但无奈权势的牵绊和人言的蜚短流长,让他陷入两难之境。
辟疆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困惑,但更多的是坚定和执着。
夫人苏元芳,素来贤淑明理,深知丈夫的为人和胸怀。
她静静听完辟疆的诉说,心潮起伏。
她温柔地握住辟疆的手,轻轻安抚着他的情绪。
“夫君,你心中所想,妾身已知。
董姑娘才情出众,却遭此不幸,实在令人叹惋。”
苏元芳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明日我便向婆婆进言,请求将董姑娘给纳为侧室,以保全她暂避风雨。”
辟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欣慰。
他紧紧握住夫人的手,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在这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而美好。
在一个清晨,霜华轻轻洒在大地上,宣告着初冬的到来。
在宁静而祥和的宅邸中,婆媳二人围炉而坐,轻烟袅袅,暖意融融。
此时,宗庙祭祀的话题如秋叶般落下,引人深思。
苏夫人眼见时机成熟,便在婆婆面前如春水般柔和地述说起了董小宛的种种美好。
她赞美董小宛就如秦淮河畔的一股清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位女子不仅在众多歌妓中独树一帜,拥有冰清玉洁的内在品质,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饱读诗书,精通文墨。
她的智慧与美丽并存,使人为之倾倒。
苏夫人提出让董小宛常驻书房的建议,希望她不仅可以陪伴公子读书写字,共同品味诗词之美,同时也能在繁忙的家务之余,给予公子一些生活上的照料。
她相信董小宛的到来,定能为这个家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
老夫人疼爱儿子,心中自然希望他能过得更好。
看到媳妇如此支持这个提议,老夫人的心便如春水般融化了。
她欣然同意了这个决定,期待着董小宛的到来能为这个家带来更多的温馨与和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