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4章 膜法(第2页)

目前地球上只有4家公司能制造氦气,分别是法国的法液空,德国的林德,美国的普莱克斯,还有一家苏联厂。

于是一机部派了特派员到地方上,找国内这一领域最强的厂子,尝试攻关中国人自己的制氦机。

一兜二转,就找到了钱塘制氧机厂。

老爹供职的这家厂,在本领域的实力还是可以的。

早在1953年,老爹才20几岁的时候,就跟着师傅一起,参加了造出新中国第一台制氧机的大会战。

所以,现在面对“造出新中国第一台制氦机”

这种“不可能的任务”

,厂里躲都躲不掉。

那么,再搞一次大会战,造吧

说得轻巧,技术上却完全不到可能性。

空气分离的技术原理,说白了就是靠制冷机和压力容器,利用气体的沸点不同,把它们分离开来。

比如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氧气沸点是零下183度,氮气沸点零下196度。

只要有一台制冷机,能够精确地把分离罐的温度,降低到零下190度,介于两者之间。

那么氧气就会变成液体,而氮气依然保持气态,这就实现了氮氧分离。

说起来很简单。

具体到工艺上,拼的就是谁能造出更省电、并且能把温度降得更低的“冰箱”

、以及更耐压的超低温容器。

谁都知道制造高压容器需要极高的工业资质,因为万一质量不过关发生爆炸,灾难绝对是毁灭性的。

而制造“超低温高压容器”

,更是工业禁区中的禁区。

因为一般的金属材料,哪怕常温下物理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可一旦降低到零下200多度的工作环境,很多曾经牛逼的合金,都会变得非常脆弱,甚至跟冰块一样易碎。

想象一下红警3盟军的冷冻直升机

而制造氦气之所以最难,就因为氦气的熔点和沸点,是所有已知物质中最低的。

在常压下,要降温到零下269度,氦气才会液化。

至于“结冰”

,在常压下更是是连理论可能性都没有的氦气的熔点正是零下273点15度,也就是绝对零度。

而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

如今钱塘制氧机厂的技术水平,基本上也就停滞在60年代中期的样子。

最近十年因为不可描述的原因了,技术上毫无进步,甚至还略有退步。

甚至老爹顾镛之所以能当“代技术科长”

,都是因为前两年,技术科正牌的邵科长被人说是“白专道路”

,斗倒了。

原来的科长是交大的高材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