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国和曹宗无言以对,这一次回去,他们的官职多半是两千石的校尉,肯定是升官了。
但是想要成为将军,那还差点火候。
忽然间陈居过来,“君侯,信使来报,陛下催促君侯早些回长安。”
霍嬗立刻牢骚起来,“我们走的还慢?我回书一封好了。”
霍嬗刚刚起身,又想起来了,“信使呢,叫过来!”
看到信使,霍嬗直接问道,“那个贰师将军现在如何了?”
信使不敢不答,说道,“回君侯,此前听闻贰师将军出战不顺。
西遇盐水时,沿路的西域诸国恐慌,都各自紧紧地守住自己的城堡,不供粮食,大军一路攻打损失不小。”
霍嬗也不意外,看看天色说道,“这怕是要出乱子了,马上就要到冬天了。”
信使继续说道,“此前听闻大军已经到了郁成城,此乃大宛重城,现在该是在攻此城了。”
“行了,我知道了。”
霍嬗更不意外,“朝中可有罢战息兵之论?”
信使回答说道,“回君侯,此前并无听闻。
前几天君侯大捷之捷报入长安,满城欢腾。”
信使可能有些夸大,不过霍嬗也松了口气。
现在朝中上下基本上还是主张对外用兵的,这就是好事。
打赢了、得到了好处,当然继续鼓励用兵。
要是败了,到时候就有人跳出来反对用兵了。
写好书信交给信使,霍嬗对赵安国、曹宗说道,“听到了没?回去之后好好想想如何去打西域,李广利打不下来大宛。
到时候我抢这个差事,你们明年还要随我出征!”
曹宗又是担心又是惊喜,“君侯,出征大宛就是准备给李家封侯啊,这如何能抢?”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让李广利去带兵打大宛的原因,就是给他创造封侯的机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