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老两口竟开始为楚阳的婚姻大事暗自筹划起来。
时光匆匆,眨眼间几天便溜走。
苏依依已完全适应诊所生活,日复一日陪伴楚阳与章黎,潜心研习诊疗技艺与针灸之道。
楚阳搁下手中金针,瞥向认真记笔记的苏依依,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原以为这位大城市姑娘会有公主病,如今看来,纯属多虑。
她与章黎同吃同住,毫无城市人的娇气。
短短数日,三人愈亲密。
“小阳哥,有疑问请教。
刚才那位头晕头疼的病人,为何你选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而非风府、风池、外关、太阳这些常规穴位?”
苏依依合上笔记,满脸困惑。
风府等穴位位于头部,头疼时通常选;而肝俞等穴位却在腰部后背,这让苏依依颇为好奇。
“你觉得这样做不对?”
楚阳瞥向苏依依。
“按书上说,确实不对!”
苏依依取出医书,翻开穴位图示,一一指给楚阳看。
“但我治好了,对吧?”
楚阳并未直接回答,反问一句。
“对啊!
所以我才惊讶!”
苏依依并非死读书之人,理论与实践冲突时,她渴望找到正确答案。
“这就是中医理论的遗憾之处。”
楚阳摇头,他曾翻阅苏依依的教材,仅教授基础药理,虽非无用,但在临床疗效上难免打折。
许多疗法未找准关键,怎能愈?他想起一些中医开的药方,动辄一个月疗程,实乃对药量、药理把握不准确所致,只求无过,不求有功,鼓吹中药慢慢调理。
其实,若对药效了如指掌,中药见效未必逊于西药。
“那你快解释一下呀!”
苏依依急不可耐。
闻听楚阳言谈,章黎亦悄然走近,见二人求知心切,楚阳轻咳一声,娓娓道来:“中医辨证施治,分类明确,绝非头疼就只治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