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之以魂魄,实则为命魂也。”
开头那段引言之中的三魂七魄名字,就让李沐觉得有些头疼。
而后面作者之言,似乎是否定了这种说法。
李沐继续往下看。
“命魂者,魂存身而立命也。
人存则魂生,人死则魂灭。
故魂乃人之本命也。”
看到这句,李沐有些疑惑地挠了挠头,难道这本书就是讲魂魄?这种鬼神之说,李沐倒是听说过不少。
什么冤魂附身索命,媚魂投身报恩什么的。
那都是说书先生口中精彩的故事。
而这本书,却是深入探讨人与魂的关系。
看着看着,李沐倒是有些理解了这本书作者的论点。
这本书否定了人有三魂七魄,而是提出人只有一魂。
也就是命魂。
命魂因为人出生而生,随人死亡而死。
而七魄只不过命魂对人的不同外在表现而已。
这相当于是人性格中的各种部分。
《命魂论》这本书并不算厚,李沐用了半个时辰就看完了全篇。
然后,李沐又拿起了第二本《三尸经》。
看名字,李沐还以为是仵作相关的书籍。
但是翻开之后,却现是讲道教三尸神的。
李沐虽然和一桑道人关系很好,也从他身上习得混元一气功,但是对于道家所学,李沐却没有了解多少。
于是李沐看了下去。
这本书是一位名叫太玄的道长所编纂的经书,主要讲的是三尸是什么,如何斩去三尸。
书中原文写道:“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
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录奏,欲绝人生籍,减人禄命,令人死。
死后魂升于天,魄入於于,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
四时八节企其祭祀,祭祀既不精,即为祸患,万病竞作,伐人性命。
(注)》”
李沐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就完全不及前一本《命魂论》。
因为那本书是一人之言,主要是阐述自己所想要宣讲的东西。
所以读起来还算通俗易懂。
而这一本《三尸经》则完全不同了。
这其中有许多道家词汇,经典,李沐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阅读起来自然是十分费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