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鉴空参见陛下。”
鉴空双手合十行礼道。
韶安殿上的众人虽然都对鉴空法师那与年龄不相符的年轻样貌感到无比好奇,但,佛法尊严、宝相庄重,无人敢交头接耳地妄加议论,殿上肃静,落针可闻。
孝钦帝也讶异于这三朝盛传的高僧竟是如此年轻。
永晏帝在位时,他曾在御书房里见过太祖爷爷那一辈留下的鉴空法师的画像,与眼前此人正是一般无二。
又见这九环锡杖乃是鉴空大师法宝,唯有鉴空无人可执。
遂对其身份不作怀疑。
孝钦帝道:“大师免礼。”
“贫僧得知陛下西徙至此,特前来觐见。”
鉴空语调平缓声音朗朗,有着令听者肃然起敬的力量。
鉴空大师接着说道:“陛下定是好奇,贫僧避世已久,为何此刻入朝觐见。”
孝钦帝道:“还请大师明示。”
“贫僧此行乃是为生民阻止兵祸战乱而来。
听闻西楚丢失四郡二十七州于大燕,贫僧唯恐陛下意欲起兵远征讨伐谋求复国,铁蹄刀刃之下难免生灵涂炭,故特此前来觐见。”
鉴空大师开门见山地说道:“贫僧此番自临安途经庐阳云游而来,一路可见大燕境内太平昌盛,身在大燕的四郡二十七州西楚遗民,人人皆可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丰衣足食’的治平之像,远胜于陛下您当年治下。”
西楚历朝历代皆信奉佛教,除了朝中言官以外,得道高僧也可以向皇上直言进谏,有着“讽议左右、以匡人君”
的权利。
孝钦帝听着鉴空法师的言语,听出了鉴空话里的字字句句都是在针砭他“治国不及大燕慕容煜,不如放弃沦陷大燕的四郡二十七州,莫作徒劳之战。”
孝钦帝心中难免不虞,但,碍于西楚老祖宗定下的高僧可以直言讽议匡人君的规矩,碍于鉴空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终究克制住没有作。
鉴空法师丝毫不顾及帝王颜面,继续直言面谏道:
“贫僧惟愿陛下,以前事为鉴,以天下黎民百姓为先,励精图治、革故鼎新,罢干戈,薄税负,宽刑罚,还一方百姓以太平。
以此蜀郡为据点,重开西楚历代的盛世光景。”
孝钦帝被责,心中不快,但蓦地转念一想,“这鉴空和尚所言,不正是自己所图吗?”
“这些日子,广元王其实私底下也对自己隐隐透露过有复国之意,孤其实今天甚怕广元王也在朝上力主远征出战,令我骑虎难下。
方才早朝,求和派不正愁没人出使大燕吗?此刻不如顺水推舟,让鉴空和尚挂名国师,顶了鸿胪寺大鸿胪的缺,出使大燕。”
思毕,于是,孝钦帝收敛了胸中愠怒,故作忧心之态,愁眉说道:
“大师所言甚是,大师的教诲孤定当铭刻于心,往后定当励精图治、勤政爱民。
只是……只是眼下与大燕邦交条款未定,和谈协议空口无凭,只要一日不缔结,孤便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唯怕大燕反悔当初他们秦王与我朝晋王的口头盟约,又觊觎我朝仅剩的这西南半壁江山,再次举兵来犯。
到那时,难免又是百姓们遭殃……哎……”
鉴空大师双手合十,行礼道:
“启禀陛下,贫僧愿意一往。
出使大燕,既为西楚百姓求个海不扬波、国泰民安,也能将佛法传道于大燕,让鲜卑一族也能知晓‘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轮回路险、生死事大。
‘扬佛法’方能‘知无常’,‘知无常’方能‘懂珍惜’,‘懂珍惜’方能真正‘罢干戈’、‘永太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林琅和厉弦一起穿越了。从朝不保夕的异世穿到了蛮荒未开化的原始大陆。很好,夫妻俩就应该这样子整整齐齐的一个觉醒了异能,一个获得了空间,并且获得了神农氏的传承,他们觉得又可以了大不了就是从头再来重...
陆大强在旁人眼里是个泼皮无赖,婆娘跑了之后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儿子很争气长大后开创了一番自己的事业,但是很气愤的事,儿子一直不结婚,而且心里眼里都是他的死对头,把对方当亲爹一样待。老头儿怎么忍得了战...
我真不是全服第一恭喜玩家无敌捞金怪连赢999场竞技,现排名全服第一什么玩意我还没出手呢这就赢了...
一个生了铜锈的螺钿花鸟镜一个啼笑皆非的坑货系统一个不为人知的口头婚约回到九十年代的叶小池,很忙很忙忙着给小舅划拉媳妇忙着往家里搂钱忙着筹谋自己的未来等等,这位阿姨您说什么我是您儿子未婚妻哦,不不...
穿越港综世界已经两年的西谨,在18岁那年,以dse状元的成绩修读港大法律系,并且只用了一年自学,便成功获得了学士学位的证书。在19岁那年,成功考上了见习督察,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见习督察。20岁那年,他成为了...
遍及整个世界的二战已经进入尾声,大英帝国的衰落却才刚刚开始,美苏憧憬着未来的光辉岁月,知道破落贵族已经不是自己的阻碍。我并不同意他们的想法,可先拆了英属印度也并不全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