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子的出现恰巧可以解决麻烦,她小女儿绣嫁衣时,是找的兰姨教的,最时兴的花样子,哪是几个鸡子就轻易学到的,不过就是看兰姨好说话。
既然占了便宜,看到许知韵受欺负,刘婶子或多或少都会帮一下,再者赵欣儿虽跋扈无礼,但她父母是厚道,不会因为这件小事就仗势欺人。
在奉京混了五年,什么腌臜事没见过。
像赵欣儿这种胡乱飞的蝇虫,还用不上刀。
不能让因几只蝇虫扰了路,许知韵不由地加快脚步。
前世,许知韵的软肋被几只蝇虫嘲笑,毁掉兰姨所有的付出。
真的回来了,许知韵暗暗道伤人的话就不能再说出口。
熟悉的小院子,袅袅炊烟。
砍好的木头堆在角落,竹子栅栏里圈养着两只母鸡,米香悠悠,这样的好日子,前世的自己竟不知足,真是该打。
矮桌摆着两盘青菜,一盘炒鸡肉。
灶台前的女子奋力地捞着粗面。
热气糊着眼,看着不到四十岁的年纪,清眸透着温暖,眼底细纹增添了痕迹,却没能挡住女人的姿色。
望着心念念的兰姨,眼圈的泪又想跑出来,许知韵指尖掐着肉,告诉自己要忍住,让兰姨看出端倪就不好办了。
“兰姨,我回来了,村头可热闹了,你一会儿出去看看。”
许知韵装着高兴的样子,说完做到矮桌前,打开糕饼吃起来。
“好,好。”
兰姨将长寿面熟练的装入大碗中,笑盈盈端过来:“快吃长寿面,一岁一礼,寸寸欢喜,愿我们阿韵早得良缘。”
许知韵心里微颤,兰姨心底还是想给许知韵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前世的那些想要爹娘的狠话,确实让兰姨想告知爹真相,可最大的原因是想为许知韵找如意郎君。
村里的女娃,过及笄就嫁人了。
许知韵都十四岁还没许人家,几年间,村里总会有媒婆上门,皆被兰姨笑着打了。
许知韵打记事起就生活在文兴村。
听隔壁的婶子说起过,兰姨是外来户,在镇上的绣坊做绣娘。
后来里长的女儿嫁到镇上,出嫁前嫁衣出了问题,兰姨想法子给解决了。
里长上门道谢,兰姨听闻里长善良,文兴村村民纯朴。
便带着年幼的许知韵落到村里,得了村里人的关照,安安稳稳地过十几年。
虽说兰姨没土地也不会种地,但凭借着刺绣的手艺,让许知韵生活得不错。
村里没几个女娃娃会被送到镇上的学堂,赵欣儿一个,还有一个就是许知韵。
赵欣儿家有钱,本可以到镇上置办房产,因对村里不舍,便没搬走。
镇上一些富贵人家定豆腐时,会顺便定一些村里的新鲜蔬菜,大家伙儿都是感激赵家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