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可不只是一件关乎小儿小女赏雪的琐事,更是关乎天下民心的大事。
随着“天人感应,灾异变化”
之说的盛行,许多的儒生把这祥瑞灾变与天子德行的得失联系在一起。
“天人感应,灾异变化”
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增加天子权威,也可以劝诫天子言行。
增加天子权威,刘彻觉得是好事;劝诫天子言行,那就大可不必了。
刘彻看着乌云翻滚的天空和细碎反光的冷子,想起了“天人感应,灾异变化”
之说的始作俑者——董仲舒。
可惜啊,董仲舒是个聪明人,也是一个糊涂人。
他还没帮自己砸烂黄老道家“无为而治”
的枷锁,竟又妄图给自己带上“天人感应,灾异变化”
的锁链。
简直可笑至极。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降暴雨是警告天子,天降大旱是警告天子,天降虫灾也是警告天子,不下雪也是警告天子……
甚至长安城北城郭的黔首所养的猪生出了五只脚的猪仔,那也是上天在警告天子!
这岂不是说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天的脸色?!
董仲舒这岂止是胆大包天,简直就是妖言惑众啊!
在刘彻看来,所谓的天和泰一神根本不存在,更不可能管到人间的兴衰,降灾异于人间。
天人感应也好,君权天授也罢,都是用来诓骗天下臣民安稳度日,不要违抗君父的说辞。
自己这皇帝若是也信了,那自己岂不成了昏君?
董仲舒是聪明人,不可能连这一点都看不透吧?
他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宣扬“天人感应,灾异变化”
的学说,说到底,就是太自以为是了。
竟然妄图用这种方式来限制天子在人间的言行,想要达到“儒学与君权治天下,儒生与皇帝共天下”
的目的。
太狂妄了。
刘彻征召董仲舒之初,对其提出的措施,不管是以儒学选拔人才,还是在太学中罢黜其他学派博士官……都会毫无二话地照做。
但对于董仲舒所有关于“阴阳灾异”
的谏书,刘彻通通不予置评,留中不发。
();() 他原以为可以用这种温和的方式提醒董仲舒,让其迷途知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