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贾老太太偏心二老爷,让不袭爵的幼子居于正堂,下头的人自然也多有瞧不上大老爷的。
荣国府大房二房早就离了心,底下的下人也各自站队。
主子们不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下人们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现在虽然还没斗得乌眼鸡似的,见面都和和气气。
若是长此以往,想来兄弟阋墙也是迟早的事。
并且贾府诸人都好奢华排场,为了面子硬是多出许多不必要的开销。
依着宝钗所想,既然家业没落是迟早的事,不如现在就俭省起来,安分度日,也好给子孙多留财富。
但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儿,这话她连自己母亲哥哥都不好直说,怎么能拿出来劝亲戚因此只是冷眼旁观罢了。
但无论怎么说,贾府毕竟还顶着两个国公府的牌匾,上头还有一位超品的国公夫人,宫里有贵嫔娘娘。
就是不靠着舅舅王子腾,贾府一时半会也倒不下去。
这时候他们还要在外行走应酬,自然排场得做足。
不然丢的是贾府自家的脸。
说起来贾府总比薛家还强上几倍。
宝钗再自己家里,真是空有银子罢了。
家里没有在朝行走的人,也没权没势,有银子又如何
也就是现在家里尚有靠山。
若是没了靠山,外头眼馋这些银子的人,拐着弯来骗的还算是客气。
不客气的直接明抢,又有什么办法
所以还是自家立得住,才是根本。
宝钗思来想去,决心定要让哥哥自己成器,方是正理。
宝钗在贾府日夜忧愁,想着如何和她母亲哥哥开口的的时候,黛玉在自己家里虽忙得脚不沾地,却日日都喜笑颜开。
还有六七天个月就是大年三十,十日前庄子和铺子都上送来了今年的粮食米面菜肉柴碳出息,并这一年的收入。
这些事文皎一概不插手,都交给黛玉,只在黛玉拿不准主意的时候出言提醒个一两句。
黛玉带着人入库算账核账,并拨出来下一年的支出使用,又往亲戚邻居家里分送东西。
一边忙着管家,一边又不忘了和葛娘子习武,因此忙得和个小陀螺一样,今日才终于收了尾。
黛玉虽然聪慧灵秀,但毕
竟从前没有实打实的管家经验。
一上手就是过年期间,事又多又杂。
幸好许嬷嬷和文皎身边的大丫头都极能干,黛玉又一向细心谨慎,宁愿做事慢些,多费时间,也要十拿十稳才吩咐下去。
若是有拿不准的事,要么就查旧例,要么就问一两句文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