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173章 邓氏外戚掌权(第1页)

国不可一日无君,当然这君王后宫也不能一日无主。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邓绥便因其贤德,获得朝廷上下一致同意,而被册立为后。

刘肇在之前的立后讨论上言辞恳切地说道:“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继宗庙,母仪天下,岂能轻视?朕以为邓贵人德冠后宫,贤称天下,最为合适。”

邓绥之谦虚恭顺、贤良淑德,足以领袖后宫。

刘肇之明辨是非、以民为本,亦足以治理天下。

眼看皇朝的未来蒸蒸日上,汉室江上也将恢复汉武大帝在世之时的隆盛。

殊不料,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刘肇病逝,而且其后人多不堪承继大业,要么患有笃疾,要么夭折殒命,唯一的刘隆(后来的汉殇帝)也年仅百日,未脱襁褓。

邓绥顺理成章地临朝听政,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并自称为“朕”

邓氏家族随即成为又一个窦氏,外戚力量再一次崛起。

邓氏戚族掌权

当此之时,刘肇突然病故,年仅二十五岁的邓绥便即刻命人将刘隆从宫外寄养处(其实,在刘肇死之前,自己是有很多的子嗣的,只是不知为何,大多数在很小之时便夭折了。

甚至皇帝刘肇曾经还怀疑,是不是有人在宫中暗害自己的子嗣。

多次明察暗访,竟然没有任何结果。

无奈之下,刘肇只能在孩子一出世之时,便将之抱到宫外由专人领养)寻回,立为太子。

从这个东汉局势的变化看来,刘肇依然算得是一个好皇帝。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不可多得。

然而他终究摆脱不了东汉皇帝短命的诅咒,年仅二十七岁就弃大汉数百年基业而去。

依照旧历,刘肇一死,应该是其长子刘胜继位,可惜他年少多病,多年不治。

大汉这么重的胆子,便交到了汉殇帝刘隆的手中。

实际上,刘隆至死都才两岁,又何谈执掌大汉这么大的基业。

刘隆虽然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大汉后继有人的标志。

而真正的权柄,则悉数握于邓绥之手。

邓绥被尊为皇太后之后,便任命太尉张禹为太秦;司徒徐防为太尉,参与掌管尚书事务,百官都听从他的管理;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不久,司空陈宠死,邓绥便任命太常尹勤为司空;此前又封刘隆之皇兄刘胜为平原王。

刘肇还在世的兄弟,包括清河王刘庆、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等人来洛阳为和帝尽孝之后,便被遣返回自己的封地。

首先,邓绥颁布法令,饶恕过去的罪徒。

例如宽恕窦太后的族人。

又如优待和帝的其他贵人,让她们在后宫之内和睦相处。

此外,对于当年的巫蛊事件也没有继续追查下去,对于一些含冤之人如和帝的宠臣吉臣等也拨乱反正,为其平反。

其次,则是提倡节约简朴,反对奢华浪费。

最后则是以人为本,收揽人心。

在邓绥临朝听政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革除自己所见的一些弊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