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这些,突然想起应该好好谢谢推荐爱琳和张自乐的朋友,总是电话中说要谢要谢,总是没能落实到实处,这可不是朋友相处之道。
看了看时间,他应该在工作,便发去信息询问。
“给你个机会,答应我的邀约,感谢你的推荐”
我们很熟,这也是我们的聊天方式。
“好家伙,看来我还不能拒绝,几点啊?”
朋友很快就回复过来
“中午饭够不够意思?”
“ok,你把地址发给我,我3点要开会,3点前回公司就行”
朋友爽快的答应,我选好了吃饭的地点,离他公司不远,就在长安街的东单附近,这附近有商场,随便哪一家环境都还可以,把地址分享给他,约了12点见面,我也开始洗漱收拾自己,化一个小淡妆准备出门,我和这位朋友其实好几年没见过面了。
我依旧是提前10分钟到地方,提前简单看了看菜单,耐心的等着他的到来,我知道他不会迟到的,这是一位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一向如此。
果然还有2分钟时,他缓缓走了进来,带着笑意,我起身相迎,我们礼仪性的拥抱,彼此念叨着“好久不见,真的是好久了”
开心的落座
‘辉哥,某4a级广告公司总监,离异,有一个女儿’这就是我的朋友,辉哥,辉哥个子不高,和我差不多,精瘦精瘦的,非常聪明,应了我妈的那句话“光长心眼不长个”
家是四川的,比我年长几岁,大学毕业后就来北京打拼,从广告公司小职业做起,经历了纸媒的各种变迁,到如今各大网络平台,他一直适应的很好,也总是能接收新鲜的事物,保持职业饥渴状态,我很喜欢他表现出的专业性,绝对是职场的标杆。
不然也不会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各家企业相继裁员的态势下,依旧保持着职业上升状态。
很多公司还动用猎头公司找他,但他一直保持谦虚,没有飘飘然,这也才能在疫情横行的三年中,还能有稳定收入的秘诀吧。
我其实有点记不清我俩是怎么认识的,太久了,好像我来北京没多久都认识了,也得有20年了吧。
只是记得从认识开始就非常投缘,聊得来,那时他还是小职员,我也是,又都是在北京漂着,奇怪,就算我俩关系这样好,竟然从来没有动过男女的那种喜欢,总是像哥们一样,即使好久不见面,依旧不觉得生疏。
“咱俩这是多少年没见了,要不是这俩人,估计我还吃不上你这顿饭吧”
我们很熟,熟到不需要寒暄客气
“有的吃你就知足吧,你这又升职了,不是应该你请吗?”
我丝毫不客气,也很随意,和他聊天总是让人很放松。
“看样子那俩人你很满意啊,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顿饭了”
他就是特别聪明,总能一下子就戳穿我的小伎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