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就爱完结文,让小周同学念念不忘这么久的文我得去瞅一眼!
]
[听完有点想哭呜呜呜]
[听到一半现这本书我以前看过诶!
我当年蹲了很久,没想到还能等到结局!
不说了朋友们我先走一步去看了]
这条评论下面盖了好多楼,大部分是在说“我好像也看过”
“大数据真神奇”
“有种十年书友聚会的美感”
等等。
还有一条评论下面盖出的楼也很高:
[这作者是不是和她笔下的“晓星海”
一样穿越到十几年后了?]
本来这可能只是一句联想,然而下面跟了个评论,说她当年看过《他是谁?》这篇文,因为很熟悉这个文风,在最近网上一个笔名为“晓星”
作者的书中找到了“拂晓”
的许多习惯用语,她一直强烈怀疑那是“拂晓”
的马甲号。
然后就是一堆慕名去分析的跟楼。
杨千愿轻滑着鼠标,看着这个视频的热度不断上升,评论也越来越多,她退出这个界面,搜索了几个关键词,已经看到有营销号以此为话题做分析帖了。
互联网是这样神奇的一个东西,它处处留痕,有时你以为你冰至谷底,有时却突然像火焰一样,开始时只是星星之火,在无人注意之地,一点点连成一片,随后燎原。
杨千愿房间的窗户没有关严实,此刻溜进来一阵风,将她的刘海微微吹起。
起风了。
……
陈晓辰这段时间作为翻译,随行约翰内斯中国之行的工作完成得相当圆满。
原本她以为自己要恶补些行业内的专业词汇,然而她大致过了一遍后,却觉得得心应手,好像已经做过许多年似的。
她这小半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外勤,偶尔在公司待会,就会下楼去照顾那家咖啡馆的生意。
这家咖啡馆不知道为什么,人流量很少,大概也有陈晓辰总是很晚才光顾的原因。
每回她来,沈眉就给她做一杯“彼岸”
——那次陈晓辰喝完后赞不绝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